案情回溯:本案双方因未按约支付建筑材料款项问题产生纠纷。2020年,X公司依照合同约定发货后N公司屡次拖欠支付货款。迫于无奈,X公司开始了长达四年的货款催收,然而N公司拒不付款,严重违约,导致X公司债权无法得到清偿,运营受到重大影响。
执行难?“策略律师”有“策略”:策略律师在案件执行终本阶段介入。面对执行僵局,迅速展开深入调查,发现N公司已有大量司法诉讼案件及终本执行案件,明显缺乏清偿能力,然而N公司5000万注册资本却已实缴。基于此重大发现,策略律师决定从抽逃出资的角度入手,迅速调取N公司工商档案及银行流水,经核查,发现N公司5000万实缴注册资本早已被非法转移。策略律师掌握证据、制定策略后,第一时间向N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
诉讼期间困难重重,但策略律师从不放弃,凭借二位主办律师的专业素养及坚定决心,成功打破司法送达困难等各种前置程序障碍。最终,法院判定N公司存在未实际缴纳出资以及抽逃出资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,公司股东等相关负责人对未清偿债务承担连带责任。成功帮助债权人追回了部分损失。
“策略律师”的思考:策略律师成功帮助债权人追回了部分损失,最大化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,也为法律从业者提供了新的办案思路。近年受经济下行的影响,实务中存在大量拖欠应收账款的案件。很多司法案件在拿到一纸判决后,不得不进入执行阶段,并成为执行难案。这也是很多企业,甚至是法律从业人员的痛点和难点。
但是,在新《公司法》生效后,上述事实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。律师在办理执行难案时,如何扩大执行主体是最主要的思路之一。在被执行人系公司的案件的场景下,“未实缴,追实缴,实缴查抽逃”是办案思路的具化之一。
本案最大意义在于策略律师通过核查银行流水,发现大量资金系从公司账户流向财务负责人个人账户。从这个角度,让财务负责人作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,与股东个人共同对公司的未清偿债务承担了连带责任。这对于众多公司财务负责人及企业经营者而言,具有十分重要的警示意义。
本案系执行难案的衍生案件,胜诉判决为债权人实现债权的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转机。未来,策略律师也会持续提升重大、疑难案件的交付能力,进一步充分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