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71-55651585

策略学习 | 第81期策略学习会:聚集自媒体运营,合规化与技术赋能双规并行

2025年8月29日下午,北京策略(郑州)律师事务所第81期学习研讨会精彩举办。本期学习会以律师自媒体视频号、直播工作流&抖音视频内容创作经验为主题,由吴漪然律师、杜鸿博律师担任分享人,聚集新媒体环境下律师行业的数字化传播转型,探讨合规框架与技术应用的实践路径。



吴漪然律师视频号运营全流程为切入点,系统讲解了从内容策划到直播执行的标准化工作流,同时针对抖音平台特性,补充了从起号到直播的实操要点,为参会律师提供全链路指导。开场环节,吴律师通过播放马峰视频引入主题,随后围绕“理念框架-工作流程-互动实践”三大模块展开深度分享。



理念框架:从认知到执行的底层逻辑

吴律师首先提出三大核心理念,为自媒体运营奠定认知基础。她强调:“成功注定是少数人之路,选择大于努力。方向正确后,剩下的只是坚持”。针对行业普遍存在的账号停更现象,吴律师指出:“凡是需要用毅力坚持的事情,都难以坚持”。她主张建立“无痛做号”机制,将自媒体工作流转化为类似刷牙的日常规定工作,每周固定投入时间,实现轻松高效的持续输出,就已超越90%的从业者。在她看来,多数账号停更的核心原因在于变现乏力,若能达到李佳琦直播间的收益规模,没人会舍得停播。综合律师行业特性,吴律师引用“二八定律”深刻剖析行业现状,她认为,在经济转型与AI替代浪潮下,网络空间打破了传统职业发展的壁垒,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就能展示专业,关键在于能否通过价值输出获得认可。这种“个体工商户式”的自我管理与持续耕耘,成为律师突破行业天花板的重要路径。



自媒体工作流:五维实操体系构建

吴律师详细拆解了自媒体运营的五大核心环节,形成系统化工作流程。在推广策略上,她解析了投流、线索购买与矩阵运营等网推模式的适用场景;在IP打造方面,提出“技能垂类定位法”,对比小米与格力在营销策略的案例差异,指出律师IP应围绕个人IP那样建立信任联结,把IP扩展到律师周边、法律产品乃至市场多样化需求。而作为起号阶段的律师,要思考起号的目的是成为IP,还是法律产品推广。如果是法律产品推广,当用户对应我们的服务时,满足的是特定法律需求,这就需在垂类领域建立专业标签。


针对人群定位的关键问题,吴律师提出“精准画像三步法”:首先明确“服务的客户是谁”,其次分析目标客户的群体需求,最终确定自身专业定位。她特别提醒避免定位偏差:“年轻且无情感经历的律师涉及婚家赛道时,试图吸引众女群体,除了外貌优势缺乏专业共鸣点”。正确的做法应是在 "喜欢的、擅长的、社会需要的" 三者交集处寻找定位 ——"喜欢的应是钻研方向而非消遣爱好,擅长的要基于专业背景,社会需要的则需在红海市场中找到差异化切入点"。


在对标账号选择上,她强调 "三不原则":不对标明星大 V、不对标运营三年以上的成熟账号及变现模式模糊的账号,不对标那些变现路径复杂到难以复制的账号,或本身流量数据不佳的账号。有效的对标应聚焦三类账号:人群定位相似的、展示形式可借鉴的、变现方式清晰可复制的,通过结构化分析提炼可复用经验。




技能赋能:解码算法时代的内容创作逻辑

杜鸿博律师则聚焦抖音平台的内容创作规律,深入解读了 2025 年抖音推出的算法透明化改革与优质内容扶持政策。他指出,平台新增的安全与信任中心公示机制,为律师内容创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,尤其是 "优质内容曝光量提升 " 的激励政策,为专业法律内容突破流量壁垒创造了机遇。


基于抖音的多样性推荐算法,杜律师从选题方向、内容创作呈现效果等方面分享了创作优质内容的经验。选题上,杜律师提出 "法律内容黄金三角模型":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,用案例故事承载法律知识点,通过互动设计增强用户参与感。他特别强调要善用平台的创作灵感工具,通过精准的关键词布局(如 "民法典"" 维权指南 "等)打破信息茧房,使法律内容触达更广泛的潜在受众。针对法律术语的传播难题,他分享了"通俗转化三步法":先用生活场景类比,再对应法律条文,最后给出实操建议,使专业内容既不失严谨性又具备传播力。最后,杜律师介绍了“抖音精选”优质内容对获得感、惊喜感、表现力、感染力等方面的要求,并分享入选精选内容的创作经验和技巧。


本次学习会是律所 "专业化、品牌化" 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。未来,律所将持续举办此类专业学习活动,助力律师群体成为网络空间法治精神的专业传播者,在技术变革与行业规范中找准职业定位,实现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。